大畜牧网
大畜牧网
邀请
当前位置:首页>关注>改革开放40年——畜牧业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转型再次升级

改革开放40年——畜牧业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转型再次升级

改革开放40年——畜牧业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转型再次升级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能力持续加强。

保供给:2017年,全国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53亿吨,肉类和禽蛋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世界第三。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62.1公斤,已超过世界43公斤的平均水平;禽蛋人均占有量22.2公斤,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保安全: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全国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动物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我国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动物疫病防治战略规划初步建立,在国际兽医领域话语权明显增强,在区域兽医合作中逐步发挥引领作用。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为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保生态:以前养猪为肥田,现在养猪怕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国586个畜牧大县有望实现全面治理,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基本可以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必将明显改善。

8000万公斤禽蛋,2.3亿公斤肉,1亿公斤牛奶——这是我国每天消耗的肉蛋奶的数量,今天的年轻人很难想象生活在40年前的人们“吃肉等过节”,肉蛋奶要靠票证才能买到。

40年来,我国畜产品产量、人均占有量大幅增长,其中肉类分别增长10倍和7倍,蛋类分别增长6倍和4倍,奶类分别增长41倍和29倍。而这是在同期全国人口增长44%、粮食产量只翻了一番的情况下取得的。

“畜牧业已经从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畜牧业将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先导产业、纽带产业、富民产业和绿色产业。

告别肉蛋奶短缺时代

——畜牧业生产实现了由分散养殖为主向规模养殖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年近七旬的王来喜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沟门供销社干了一辈子,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百姓餐桌上的变化。“过去肉比较紧张,猪肉7毛钱一斤,但大家买肉却专挑膘肥肉少的部分,因为要用肥肉炼荤油,猪油当时最贵,要卖到一块四毛钱,不像现在,猪油基本都没人要了。”

“当时肉票更少,一人一年吃不到一斤肉,有了肉票也不舍得用,就攒着过年打打牙祭。”收藏各种票证的内蒙古卓资县的农民石吉祥回忆,“现在想吃什么吃什么,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从197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畜牧业生产释放出巨大活力,专业户、重点户不断涌现,独立自主的多元市场主体开始形成;1984年,我国开始改革畜产品的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取消统派购制度,绝大多数畜产品可以随行就市,打破了国有企业独家经营的格局;1985年-1996年,我国畜牧业经营体制实现了根本转变,畜产品市场和价格逐步放开,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快速增长,打破了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主要畜产品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

当时间进入1997年,人们开始追求优质畜产品,我国畜牧业发展转向提升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效益上来。

“2015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若干政策方案,以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实现绿色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明利说,通过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快速提高。2017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比2012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规模养殖逐步取代传统的小农户分散养殖,成为肉蛋奶生产供应的主体。年产百万吨以上饲料企业达到35家,产量占全国的62%。全球饲料企业20强中,我国占了9席。

六畜兴旺猪为首,五谷丰登粮领先。我国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猪肉消费量49.6%,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生猪总养殖量56.6%,猪肉在国内肉类产量和消费量占比均超过60%。2017年我国生猪饲养产值接近1.3万亿元,占国内畜禽(猪牛羊禽)饲养总产值比重约56.6%,生猪产业体量巨大。“猪粮安天下”历来是国家稳定的压舱石,生猪生产始终与CPI紧紧相连,猪价稍加波动都牵着消费者的神经。

2016年,国家发布“十三五”生猪产业发展规划规定,将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划为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以供北上广深等城市生猪需求。为保护水资源和环境资源,长江中下游和南方水网区的两湖、长三角、珠三角一带规划为约束发展区。东北地区、内蒙古和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地区地域辽阔,粮食资源充足,适合养殖规模化发展,增长潜力大。在规划和政策引导下,小散乱养殖逐步淘汰,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加快形成。南方地区生猪饲养密度过大的问题得到疏解,生猪生产北移西进步伐明显加快,生猪生产区域得到调整优化,成长起一批涵盖上游机械设备、饲料加工业、育种、养殖、屠宰甚至终端零售一体化的养殖企业。同时,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在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上做文章下功夫,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到3786家,比2012年增加了371家,深加工肉制品产量从1355万吨增加到1500万吨。

现如今,消费升级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品牌和特色猪肉产品更加青睐,消费越来越多样化。消费升级倒推产业升级,安全、健康、有特色的产品成为当前市场发展的方向。

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畜牧业现代化的主旋律

发端于40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为中国和世界都带来了巨大变化。作为最传统的产业,畜牧业在改革开放的大局中,由小变大,由弱渐强,满足了社会对畜产品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张双银是北京双银养殖场的场长,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养鸡,从不懂技术,缺乏经验到科学养鸡,走上规模化养殖的路子,逐步由机械化走向智能化,养鸡场从一个家族式的小作坊,成为了一家现代化的养殖企业。目前该场的鸡粪经简易堆肥发酵后还田使用,不仅有效降低了该场的环境治理压力,还为种植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

张双银是我国畜牧业向种养结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一个雏形。2015年以来,国家新环保政策实施,生猪养殖面临前所未有的限养禁养政策。中小养殖户加速退出,规模养殖企业大幅扩张。据芝华数据统计显示,生猪主产区广东、福建、安徽、湖北、河南等主产省份退出比例最高达30%。中小散户退出,或养殖区域转移,规模养殖企业继续增加产能,截至2015年末全国生猪养殖户数量降至4000万个。2016年年出栏500万头以上出栏量占比达到45%。2016年《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从政策上全面启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以前养猪为肥田,现在养猪怕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号角已经吹响,通过四年左右的努力,全国586个畜牧大县有望实现全面治理,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基本可以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必将明显改善。

“适应新时代我国发展战略,畜牧业生产只有不断转向绿色、安全、营养、高效,确保在2035年之前完成全面转型升级,才能为城乡居民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充足、营养、安全的肉蛋奶来源。”王明利说,其中,环保是畜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优质和安全是畜牧业生产的基本前提,高效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最终保障。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市场竞争、资源约束的压力使行业必须调结构、优布局、提质量、增效益。”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说,这既是行业求生存的适应性调整,也是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阶段的规律性必然要求,在政策与法规两大因素驱动下,引导和规范养殖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发挥资源、市场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养殖结构和产业链条调整,推动种植、饲料、动保、养殖、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迅速发展。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六畜兴旺是应有之义,畜牧业是不可或缺的产业,是必须振兴发展的产业。”马有祥表示,要紧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目标,把握提质增效的大方向,遵循绿色发展的大原则,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畜禽生产率,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生猪、促牛羊、兴奶业,不断推进畜牧业向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农民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改革开放40年——畜牧业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转型再次升级
改革开放40年——畜牧业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转型再次升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在此留言,我们将进行删除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关注

改革开放40年——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2018-12-9 21:58:41

关注

陕西某网民散布瘟疫猪谣言被处罚,猪肉遇查辱骂推搡民警男子被拘10日

2018-12-11 16:32:22

大畜牧网
广告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