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有市场消息称,“行业接有关部门通知将暂停扩产能繁母猪以及二次育肥”。
记者向多个知情人士了解确认,多家头部猪企接相关部门要求暂停能繁母猪扩产,出栏体重也需要控制在120公斤左右。有企业人士告诉记者,“本次会议主要涉及到暂停能繁母猪扩产、控制出栏体重与二次育肥调控等,相关部门要求头部企业一起稳价格。”
国家此时出手调控,可能还是猪价持续低迷,自2024年8月达到高位后开始回落,今年持续处于低迷状态,截止目前已经跌至14元/公斤左右,养殖利润大幅缩水。
也可能还存在以下的因素:
1、产能去化缓慢
截至2025年4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38万头,超过农业农村部设定的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的103.6%,产能去化缓慢。
2、二次育肥投机行为加剧市场波动
2025年3-4月出现的“二次育肥热”导致大量标猪被囤积压栏,人为延迟出栏时间。随着5月高温季来临,压栏大猪(150公斤以上)集中抛售,造成“肥标价差倒挂”(大猪价格低于标猪),单日猪价跌幅曾达1.6元/斤,市场信心严重受挫。
3、放大疫病传播风险
二次育肥涉及多次生猪调运中转,使非洲猪瘟传播风险增加43%-47%。广东等地实践表明,限制二次育肥后疫病风险降低超50%。
4、资源浪费与粮食安全隐忧
二次育肥的料肉比高达3.5:1(标准养殖为2.5-3:1),生产1斤猪肉多消耗40%粮食。全国每年因此浪费饲料超1800万吨,相当于1.2亿人口年口粮。
政策一旦落实,会有什么影响呢?
1、二育猪抛售造成供应过剩,短期猪价将暴跌
2、散户生存危机
3、可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4、可节约粮食
5、散户加速退出,规模化快速提升
6、下半年猪价利好
来源:大畜牧综合,仅供参考。